为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铭记历史沧桑、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2025 年 9 月 23 日,我院本科生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携手联动,共同组织开展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 红色电影《731》观影专场。

电影《731》以真实历史为背景,深刻揭露了二战时期日本 731 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活体实验、细菌战等一系列反人类罪行,用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语言,还原了那段充满血泪与苦难的历史,让在场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底线。
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结合自身感受展开交流,分享内心的震撼与思考。正式党员22 级 1 班学生郭灿宁感慨道:“观看 731 部队的罪行记录,不是一次轻松的体验。它带来的刺痛感久久难以消散。那些冰冷的实验数据背后,是无数同胞被剥夺的尊严与生命。这不仅是历史课本上的一段文字,更是民族记忆里无法愈合的伤痕。” 同时,她也从历史中引发对知识与道德的深思:“作为大学生,这段历史更让我思考知识的边界在哪里?当科学失去人性的约束,技术脱离道德的轨道,会酿成怎样的人间惨剧。它警示我们,追求真理的路上,必须坚守人性的底线。”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刘奕轩:观看电影《731》,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直击灵魂的警示教育。影片通过平民视角揭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研究、活体实验等反人类暴行,以冷静而克制的镜头语言,将那段黑暗历史真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看到无辜百姓在“科学”伪装下遭受非人折磨,而施暴者以“进步”之名践踏生命尊严时,我深感悲愤与沉重。这段历史不仅是民族的伤痕,更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叩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观影后我更加意识到铭记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坚定信念。影片中受害者在绝境中的不屈抗争,提醒我们个体的尊严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今日的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先烈以血泪铸就的成果。我们需以史为鉴,将历史的痛感转化为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的动力。影片中“你若记得,我便活着”的台词,深刻揭示了记忆的责任与担当。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更应在开展科研工作中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将个人研究融入社会发展大局。同时,作为党员,需主动传播历史真相,抵制歪曲历史的言行,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彰显中国青年的理性与担当。此次观影让我深刻认识到,党性锤炼不仅体现于思想觉悟,更需落脚于实际行动。未来,我将以历史之痛砥砺科研报国之志,以扎实成果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预备党员22 级 1 班学生陈虹羽也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她说:“电影《731》不仅仅是一部影片,更是一部刻骨铭心的民族苦难史和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警示录。影片以大量直观且富有冲击力的镜头,揭露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进行反人类罪行的骇人细节,将那段被黑暗笼罩的历史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看着先辈们所承受的非人折磨,我感到无比的悲痛与愤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绝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必须将这份悲愤转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入党积极分子23 级 1 班学生徐钰铎则将此次观影视为一次 “灵魂的洗礼”。他表示:“影片中活体解剖、毒气实验等场景的残酷还原,更体现出抗日历程的艰难险阻。日军以‘防疫’之名行反人类之实,而受害者们最后喊出‘你若记得,我便活过’的呐喊,让我深刻体会到‘铭记’二字的分量 —— 历史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血脉中的警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愿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学业中刻苦钻研,在实践中服务社会,以科学理性捍卫真相,以青春热血守护和平。”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观影这种直观、深刻的形式,让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更加真切地触摸历史、感悟历史,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大家都表示以后将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马晶
拍摄:刘奕轩
编辑:郭佳佳
审核:宋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