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委

【体经党建】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

发布日期:2025-03-04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主题教育实践,2月26日,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与积极分子集体观看纪录电影《您的声音》,通过集体观影引导师生感悟新时代城市治理的“人民至上”理念,厚植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影片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为蓝本,通过纪实手法聚焦12345市民服务热线背后的基层治理故事。从胡同停车难、老楼加装电梯的民生难题,到暴雨抢险、外籍人士求助的应急响应,影片以7个真实案例串联起热线话务员、社区工作者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场景,生动展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治理智慧。师生们跟随镜头走进话务大厅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基层干部深夜调解纠纷的现场,直观感受一条热线如何架起政府与市民的“连心桥”,更被基层工作者“必须亲自上阵,贴民心、解民忧”的坚守深深触动。

“影片中那句‘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但每一种连线都能被看见’,诠释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精度。”学院党委通过组织观看纪录电影,要求全体师生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从基层工作者的奉献中汲取力量,将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使命,看到年轻社区工作者在数据分析和政策创新中的担当,体会“小问题”背后的“大民生”。

本次活动是学院党委党建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学院期望结合专业特色,推动理论学习向服务社会转化,为培养新时代“懂人民、为人民”的高素质人才注入红色动能。

师生热议:

学院党委书记宋立岩:经过多年的发展,12345已经成长为首都北京的一张靓丽名片。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能够接到12345反馈的情况或者是遇到困难去求助热线。热线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民群众之所以如此相信热线恰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影片从市民反映困难的角度,从热线接听员接办的角度,从基层干部调研协调到官员决策的多个角度刻画了一幅完美的画卷,这背后是党和政府执政智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观看影片后要对标对表、检视初心,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提升我们的内部治理水平,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本家:听取群众诉求,把解决好群众诉求放在第一位,这是政府服务热线的根本职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推诿,不拖拉,把责任一步步压实,谁的纰漏谁补足、谁的问题谁解决,让服务链条上的每一个主体各尽其责,只有如此,“精细化”才能落到实处。但是当一种批评建议权没有受到任何的束缚的时候,当一个好用的工具被开发出来却对使用他的人没有任何限制的时候,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和委屈才能维持住好用的现状。在那个程序员转型的社工委屈的说出自己的经历,她的苦笑与失落,让我久久难以平复。

体育经济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李毳:影片中展现了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治理等民生问题,通过12345热线的高效响应与解决,让我们看到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体育经济教研室党支部党员张自如:观看《您的声音》,让我看到了12345热线背后的温情与力量。影片没有刻意渲染宏大,而是通过胡同停车、老楼装电梯等琐碎却真实的故事,串联起市民与政府间的沟通桥梁。话务员耐心倾听、社区工作者四处奔走,他们解决的不仅是难题,更是在修复城市运转中的细微摩擦。看到那些为了一个诉求反复协调、日夜忙碌的身影,我深刻理解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担当。

体育经济教研室党支部党员李永红:在影片中,我看到每一位热线接线员、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都用自己的行动架起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桥梁。正是这种不断倾听与回应的过程,反映了当前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转变。此外,对12345热线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更深理解何为“接诉即办”。每次热线的接听,不只是一次简单的通话,而是对每一位市民诉求的关怀与回应。

公体课教工党支部党员赵珊珊:电影《您的声音》不仅是一部视觉和情感上的佳作,更是一部充满启示和思考的作品。影片通过讲述不同角色的故事,让观众深刻体会到倾听和理解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身边人的声音和需求,而影片则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倾听的心,去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感受。此外,影片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愿意倾听他人的声音,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学院党委组织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郭佳佳:观看了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背景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深受触动。影片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现了基层工作者如何耐心倾听市民的诉求,迅速响应并解决问题。每一个打进12345的电话背后,都是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工作人员们的不懈努力与无私付出,让人倍感温暖。影片不仅传递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它让我看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正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值得每个人用心去感受和思考。

行政教工党支部书记邓丹:观影后,内心满是触动和思索。我作为一名有类似工作经历的我,它宛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行政工作的使命与价值。影片中,桩桩件件都是小事琐事,但关联着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让我深刻意识到,行政无小事。尤为触动我的是基层工作人员深入群众的身影。他们的辛苦,他们的委屈、他们的坚持、他们的付出,让我看到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问题很难,委屈很多,但是终能在迈开腿、沉下心,扎根群众中间找出解决方案,也最终获得人民的信任。信任千金难买,这也是行政工作持续推进的动力源泉。每一次及时的回应、每一个难题的攻克,都是在为政府公信力添砖加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影片为指引,怀揣热忱,精细入微地对待每一项任务,用行动诠释担当,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行政教工党支部党员张振磊:作为一名高校基层辅导员,观影后更觉得这份“连接者”的使命相通。学生工作中,从学业困惑的倾听、心理危机的干预,到就业指导的答疑、突发事件的处置,同样需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而深夜处理紧急事务、反复协调多方资源等经历,更让我理解基层工作者“跑断腿、磨破嘴”的辛劳,那些被汗水浸湿的记录本、被修改无数次的方案,都是“为人民服务”最朴素的注脚。影片结尾处市民满意的笑容与工作者疲惫身影的交织,恰如我们日常工作的写照:在平凡岗位上用专业与耐心守护学生成长,让每个声音都被听见、每个诉求都有回应。这或许就是基层工作的意义——在看似琐碎的细节中,书写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答卷。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黄敏:电影聚焦12345热线工作,将接线员的日常忙碌与不凡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热线那头,是民众的焦急求助、困惑不解;这头,接线员们用耐心、专业与温暖化解难题。他们时刻待命,面对生活琐事、民生大事,从不敷衍。这部电影让我深切认识到12345热线不仅是一条电话线路,更是政府与民众的连心桥。它传递着对民众的关怀,彰显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让我看到每一个平凡岗位因责任与爱而熠熠生辉,激励着大家关心公共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赵诗颖:《您的声音》聚焦民众声音,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观看后,我深受触动。影片中,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们积极发声,他们的诉求质朴且真实。有社区居民为改善居住环境发声,有基层工作者为优化公共服务建言,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社会民生百态。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有价值,哪怕看似微弱,也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这些声音生动地呈现出来。没有刻意的渲染,却能直击人心。这种对民众声音的尊重与记录,不仅展现了社会的温度,也提醒着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要多倾听他人的声音,关注身边的需求。《您的声音》是对社会多元声音的一次有力汇集,让我们更加珍视沟通与表达的意义,也激励着我们为构建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声音。

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刘奕轩:《您的声音》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纪录片,它用最朴实的镜头语言,揭开了北京这座超大城市治理的“温情密码”。电影以市民热线“12345”为切口,将镜头对准胡同停车纠纷、老楼加装电梯、暴雨抢险等民生难题,每一帧画面都浸透着基层工作者的汗水与智慧。当社区书记伊然深夜冒雨协调下水道堵塞时,当胡盼盼为小区灭蚊反复奔走时,我忽然意识到:所谓“城市治理”,不过是无数普通人将“鸡毛蒜皮”的琐碎,熬成让生活变好的“解药”。电影中最令人震撼的并非宏大叙事,而是细节中的人性光辉。老楼电梯加装案例里,居民从激烈争执到握手言和的过程,让人看到沟通与共情的力量;胡同停车方案中,居民自治的智慧更印证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深意,那些被镜头记录的平凡面孔,仿佛都在诉说,真正的“中国之治”,是让每一声微小的诉求都被听见、被尊重。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城市治理的“教科书”,更是一面映照时代的镜子。

研究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龙陵洲:学院党支部精心组织观看的《您的声音》,如同一扇透亮的窗户,为我清晰地呈现出城市治理的复杂与精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影片巧妙地以北京“12345”热线为独特窗口,徐徐展开城市生活的斑斓百态图。那些打进热线的诉求,像老旧小区改造时遇到的资金协调、规划布局难题,以及社区公共设施在数量、功能上的完善诉求等,看似只是一件件琐碎小事,实则每一个电话背后都饱含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对城市治理实践的客观记录,更像是一场触动心灵的思想洗礼。它时刻提醒着我,城市治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为学院的一员,我深受鼓舞,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定会时刻关注城市发展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我愿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为城市治理添砖加瓦,让城市的发展更具温度与活力,真正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本科生党支部党员范兆卓然:在支部组织下,我和同志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电影《您的声音》,这部以12345“接诉即办”改革为主题的影片以真实的基层治理故事展现了城市脉搏与政府担当。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接诉即办立法过程中没有加入不合理诉求相关内容,只要是市民的诉求就都要行动,这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正也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真实写照。影片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先进性不只体现在信念当中,更要扎根于为群众服务的实践当中,我要以影片中的基层工作者为榜样,关注民生诉求,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本科生党支部预备党员贾一凡:在观看了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后,我深受触动。通过影片的叙述,我看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如何积极回应市民诉求,如何努力解决这些看似琐碎却关乎民生的问题。这些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以及为民众提供更好服务的决心和行动。同时,我也被影片中的人物所感动。无论是话务员、街道社区工作者,还是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在面对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各种复杂问题时,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他们的日常工作或许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工作,构成了城市治理的基石,让这座城市更加宜居、更加和谐。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优秀纪录电影涌现出来,用真实的故事和人物,传递着爱与连接的力量,让我们更加热爱这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世界。

本科生党支部预备党员徐溪来:观看完以12345“接诉即办”改革为主题的电影《您的声音》,我深受触动,对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这部影片不仅是光影的呈现,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影片中,基层工作人员面对群众的各类诉求,从民生小事到城市建设难题,都毫不懈怠。这让我真切认识到,党员的使命就在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将党的关怀精准送到百姓身边。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日常里,我应当更主动地关注身边人的需求,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从点滴小事做起,锻炼自己服务群众的能力。当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能畏惧,要以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化解矛盾。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用心倾听民声,用力解决民忧,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

本科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唯青措:《您的声音》12345热线节目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桥梁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热线,更是一座连接民心的纽带,它让普通百姓的声音能够被听见、被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最令我感动的是那些真实案例的展示。这些实例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呼声都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同时,《您的声音》也让我看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不仅要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确保每一件群众诉求都能得到认真对待。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撰稿:徐钰铎

摄影:王宇康、高馨怡

编辑:周正、郭佳佳

审核:宋立岩

友情链接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联系电话:010-61776191   邮箱:tijingguan@cufe.edu.cn 

中财体悟中财体悟
健康加油站健康加油站